第七章 古今多少事(3/4)
客观来说,他并不是为了救国救民,首先是为了自救。圣余泽三千年,虽然似乎仍然可以勉强维持下去,但叶行远隐隐总觉得到了一个关
。
既然叶行远穿越而来,带着另一个世界的见识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算是“天命”所归,他如果不利用这些超越时空的见识去改变这个世界,似乎也枉自来了一趟。
叶行远的心态和目标发生了转变,这也算是省试推演幻境对他造成的远影响之一。
唐师偃一点就透,骇然道:“贤弟的意思,是说本朝也遭遇了大朝一样的困境,那……那可如何是好?”
但以史为鉴,明智之都能看出端倪,何况历朝都不过三四百年,本朝又有何功德可以延长国运?
叶行远沉思不语,望着浩浩的运河流水,良久才低声吟道:“滚滚江河东逝水,
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
空,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”
这首临江仙词切合叶行远如今的心境,如果说之前刚穿越过来,叶行远更多的是被卷漩涡之
的挣扎,要找到救命稻
和立足之地。但当他真的上了岸,在轩辕世界站稳了脚跟之后,他却更像是一个站在时间长河上的看客,怀古思今,竟有一种寥廓惆怅之感。
唐师偃正要拍案叫绝,却听背后抢先传来一声喝彩,“好!气韵沉雄,意境远,久闻叶行远‘诗魔’之名,今
一见,方知名不虚传。”
叶行远吓了一跳,原以为大船甲板之上只有他与唐师偃两,这才能够畅所欲言。否则虽然举
议论朝政不会
罪,但评说朝廷国运,难免有心
认为是恶意诅咒,纵不找他们麻烦也得打
另册。
幸好刚才唐师偃追问的时候,叶行远没有说得太露骨,只有所感触的吟了一首词,怎么也好找话解释。忙回看时,只见一个十来岁的瘦弱少年站在船舱门
,正笑眯眯的看着他们。
并不是此次进献祥瑞的随员,也不是抚台、藩台、臬台那边安排的,难道是漕运方面的
?但怎么会如此年轻,是谁携带的家眷?
漕运方面有一位功曹在船上,但以他的品级,没有资格在漕运任务中拖家带。就算是要同行,也得分船,不能上这大船。
更何况这条船上还有祥瑞,一路上的管理更是严格,这闲杂等怎么通过安检上船的?唐师偃讲义气的拦在叶行远身前,急喝道:“你是何
?怎会在此?”
叶行远扯了扯唐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