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(1/16)
罗杨连拽带比划,双拳抱拢冲姥姥躬身作揖,样子很滑稽讨笑,姥姥和佩贞都让他给逗笑了。
罗杨没有食言,他帮姥姥组织起了一支民族乐器为主的小乐队,一支舞蹈队,一支小合唱队。成员大部分是学生,也有几个好文艺的中青年居民。
罗杨成了艺术指导,从选拔员,指导个
练习提高技艺,选择曲目,编排节目,组织排练,到成功地进行第一场演出,全是罗杨一手
办。姥姥不懂文艺,只是起个动员和组织
员的作用,剩下的全都得罗杨筹措和张罗。佩贞跟罗杨学了几年艺,成了罗杨的好帮手,在小乐队里担当了挑大梁的手风琴手,得到了实践锻炼。
第一场演出的成功,轰动了全院儿的居民,又唤起了许多的兴趣,找到姥姥嚷嚷着也要加
。那些有孩子加
进来的
家,看到自己孩子自加
后有正事儿了,打心眼儿里高兴。
孩子们有了营生和寄托,大们下了班吃完饭,也不像以前那样闲的没着没落地无处去。现在,看大院宣传队的排练和演出,成了她们的好消遣。
大院儿宣传队像一旋风,搅热了大院儿的气氛。居民开始对大院有这样一个队伍骄傲自豪起来,跟院外的
说起话儿,动不动张
就说:我们四院儿怎样怎样!那种感觉和铁路四院儿打仗出了名完全不一样。
有了这样的苗,姥姥又趁热打铁,跟罗杨又
拟了几条大院居民公约,内容有:不
倒垃圾,不随地大小便,不打
不骂
,邻里团结友
,有矛盾找居民委解决等等。都是居民
常生活的基本规范。姥姥召开全院居民代表大会,让大家讨论通过后,在院门
用水泥抹出来的黑板上写了出来。虽然这对居民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,但这些活动营造出了一种气氛,居民们因此觉得是铁路四院儿的居民很光彩很有面子,言行处事开始慢慢地发生变化。
公社领导知道后,来铁路四院观看了演出,了解了建文艺宣传队开展活动和居民公约的况,肯定了姥姥的作法 ,对姥姥大加赞扬。后来,全市掀起了在居民委搞社会主义大院的活动,公社立即将姥姥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推了出去。姥姥一下子成了闻名
物,市里有关部门将她的做法当做社会主义大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推广,请她到处作经验介绍。全市各公社和居民委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,记者还来采访拍照登了报。
乐得姥姥开心地说:“老了老了,没想到还出了这么大个名,这都是罗老师的功劳啊!佩贞!咱可不能忘了罗老师的好处,她对咱娘俩帮助真是太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