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对局劫争(14/27)

前后的武警和刑警端着枪慢慢靠过来,用枪指着许乔生,命令他双手抱,从车上下来。许乔生的双脚刚刚着地,便有两名刑警扑过来,将他按倒在地,迅速戴上了手铐。

与此同时,三亚市移动公司小组已经掌握了许乔生通话的况,并且已经查清呼叫的号码。并没有费太多周折,他们便掌握,这个电话是亚龙湾度假酒店的房间号码。这一信息,迅速传达给三亚市局,市公安局立即派出一支马赶到酒店。可是,他们晚了一步,黎兆林已经结账走

舒彦一直呆在喜来登三十八楼的办公室里,晚饭都没吃,也没任何事。

尽管黎兆林没有肯定地答复周小萸是他绑架的,他的行动,已经向舒彦说明了一切。现在,舒彦惟一的希望,就是黎兆林能够抢在警方之前释放周小萸,使得事不至于恶化。她再一次查过有关法律典籍,如果黎兆林主动释放周小萸,且没有勒索行为,而周小萸又是在完全自愿的况下前往三亚,最终让法院认定此案仅仅只是非法拘禁或者限制身自由而不是绑架,她是完全有信心的。

这一结果的最大回旋余地在于,周小萸受此惊吓,甚至不一定报案。相反,黎兆林却可以主动投案自首。如此一来,在没有原告以及未造成重大伤害的况下,此案将可能不会地查下去,某些即使想将事往黎兆平身上扯,时间、空间以及其他条件,也不十分成熟。

舒彦也知道,这种想法,是自己的一厢愿。周小萸被绑架是事实,雍州警方已经前往三亚也是事实,事态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,她或者黎兆林,正在和警方进行一场比赛,可作为主角的她,却使不上一点力气。

舒彦不喜欢这种感觉,一点匍;不喜欢。她习惯于将事控制在一个相对的范围之内,以便自己能够把握。就如她接手的各种案子,研究资料的时候,她如果觉得事无法把握,她便可能选择放弃。她常常提到两个词,一个是控制,一个是放弃。她认为,一个做任何事,必须对事态的进展有一个正确评估。这个评估的前提是,自己有能力控制一切,包括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。也就是说,她在做一件事之前,会将各种可能全都考虑进去,只要事态的发展,是沿着自己当初的预想进行,那就说明自己仍然控制着一切。相反,一旦发现事态沿着自己并未预想的方向发展,且愈行愈远,那就表示自己已经失去对事态的控制,此时,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。

放弃不是坏事,只是一种哲学的取舍。从哲学意义上说,放弃本身就是得到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