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(10/12)
唐小舟又问,了解过没有,这些都是什么身份?
副处长说,问过,他们不肯说,一定要等局长来。
两正说着,那些上访群众突然将唐小舟围住了,其中有一个
问,你是唐处长吧?
唐小舟有点意外,问,是,你是?
那说,我是岳衡县青龙镇的居民,我认为撤县建区是劳民伤财,这是我的上访材料,请唐处长一定帮我转给赵书记,让赵书记能够听到我们这些基层老百
的声音。
唐小舟非常被动地接过了那沓材料。不想,围在他身边的那些,也都要挤上来递材料。唐小舟有点手足无措,只得被动地接下材料。同时,和第一个
说话,问他,你们都是清龙镇的?
那说,不是,青龙镇只有我一个。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,有县城的,也有其他乡镇的。
唐小舟说,你说话条理很强,应该读过不少书吧?
那连忙说,我就是一个农民,哪有机会读书?平常也就是瞎看看。
唐小舟正想和他聊点什么,见信访局长哀佰华的车子匆匆而来,停在路边,下车后看到一群围着唐小舟,便小跑着过来,迅速挤到中间,对大家说,乡亲们,请听我说几句话,我是信访局长哀佰华,你们有什么
况,对我说吧。
那些倒也不纠缠,在信访局工作
员和武警战士的劝说下,半推半就,去了信访局。唐小舟临离开之前,将手上那沓材料
给信访局的那名副处长,随后回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下午上班后,唐小舟进赵德良的办公室,替他沏茶。
赵德良正埋看文件,并没有抬
,却问他,是什么样
况?唐小舟将自己了解到的
况作了简单介绍。赵德良问,他们说来自不同的乡镇?唐小舟说,他们自己这样说的。赵德良又问,他们真的是农民,或者有部分农民?
唐小舟说,我跟其中一个聊过,从他的谈吐判断,应该不是农民。我也注意观察过他的手,那根本不是农民的手。还有他穿的衣服、鞋、袜,应该不是农民,至少应该是一个在城里生活了相当长时间的
。
赵德良问,你以前当记者,对岳衡应该比较熟悉吧?
岳衡属于雍州的卫星城,离省会距离近,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加上岳衡是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,谋体的关注度自然就很高。当记者的时候,平均每个月都要跑一两趟岳衡,除了雍州之外,唐小舟最熟悉的,就是岳衡了。他说,当记者的时候去得比较多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