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搞不明白:看中的是个人,还是官位(13/31)

,每一位同志,都有充分的坦诚。可到了今天,之间的关系,已经彻底改变了,的物质需求和神需求,也完全不一样了。在这种形势下,仍然用以前的一套考察部的办法,就很容易陷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。长期以来,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,难道我们的领导部,真的不想任唯贤,真的不想把那些德才兼备的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?我看不是,而是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哪些德才兼备,尤其重要一点,我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确的选拔部的程序。如果有一套程序能够确切地衡量谁德才兼备,谁还差那么一点,我们选拔部的时候,也完全按照这套程序进行,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了。不仅不困扰我们,而且,还可以促进党员部的康洁自律。为此,我看过很多书,也请教过很多,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思路。有了这个思路后,我做了一件事,分别从市和县组织部门抽调了六个,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。

赵德良擂了一句话,问,这个方案,是六个搞出来的吉戎菲说,并不全是这样。我们选出的这六个,同时联系着国内六所重点高校,每所高校,要找到一到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,让这些教授,也参与我们的课题。如此一来,我们的课题组,实际上又分成了六个小组。这六个,分别和他们的教授一起,制定一个方案,最后,将六份方案集中起来,多次专题研究之后,拿出了一个总方案。

文舒问,你们这个方案的立足点是什么吉戎菲说,我们这个方案的立足点是两个字:量化。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,对每一个领导部甚至每一个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康健诸方面进行量化。我希望将来有一天,我们提拔每一个部,都能公开透明,理由能够服众。

让吉戎菲没想到的是,她的原计划是下午回答问题,可她这话一说,立即就有提问了。马昭武说只带了耳朵没有带嘴,听到这里,他还是忍不住,问道,你说的服众的理由,难道是打分?这个九十八分,那个九十九分。

吉戎菲说,虽然我们这个方案是一个量化考核方案,但也不能这么简单地执行。就我所知,在几十年来的事改革探索中,也曾出现过打分的方法。事实证明,那套方法,同样行不通。因为涉及到什么打分以及打分标准等非常细致的问题。我们现在的方案,打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而且,这个分,还是由被考核者自己打的,也就是根据他的业绩单打的,这个业绩单,是他自己填写,再由组织部门核实的。除了这个以外,我们还设计了其他一些考核手段,这一点,下午会具体介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