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正面交锋(3/7)

是个很有个。比如说,他当记者的时候,经常出席各种记者会,而每个会,主办方一定会准备红包,名曰车马费。多则上千元,少则一两百元,平均也有三五百元。有很多记者,整天就在跑会议,目的就是为了收红包。据说一个月下来,有的记者可以收到上万元的红包,有些记者一天跑十几场。整个雍州媒界,只有黎兆平最为特别,他从来不收红包。还有些记者,总在想方设法打听家的坏事丑事,将其写成稿子,拿给当事看。当事一看,这事如果见报,麻烦肯定大了,只好和记者谈判,拿出一笔钱将稿子买下来。对于这类稿子最敏感的一是企业,二是政府部门。郑砚华在下面政府当过首脑,多次碰到这样的事。这些记者很明,直接给钱他们,他们不好拿,出资方也不好账。最好的办法,是给广告,他的个,便在广告提成中。黎兆平当了十几年记者,从未这样收过家一分钱。陆敏是雍州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,哪怕将来黎兆平有可能和陆敏离婚,这钱也是二一添作五,如此有钱的黎兆平,怎么会受贿?郑砚华觉得这事很令费解。

龙晓鹏肯定地说,这事绝对错不了,有为了拿到雍城之星的称号,往黎兆平的账上打了五十万。他们已经掌握了行贿者的文字证据,也有了银行资金来往的凭证。

受贿一次就五十万?郑砚华更加不信。这并不等于说,五十万对于黎兆平就不是钱,而在于每个对自己的估值。

郑砚华还听到一个关于黎兆平的传说。某次拍卖会,黎兆平是受邀嘉宾。正式开拍前,嘉宾被请进旁边的小会客室休息。黎兆平一看,这些嘉宾很有意思,每身边都带着一个小姑娘,个个天姿国色,话题自然就围绕着这些小姑娘转。黎兆平开玩笑说,你们都自带粮,容老板为你们准备的丰盛午餐怎么推销得出去?调笑了一会儿,黎兆平又找乐子,对拍卖公司负责说,不如我们先来预热一下,把这些年轻漂亮的小姐拍卖了。他顺势搂了身边那个的腰,说就从我这个开始,你定个价吧,起拍价多少?拍卖公司的负责知道是玩笑,没有当真,便说,起拍价五万。黎兆平的脸色当场就变了,后来趁着开拍混之际,独自离开,甚至没有带走那个姑娘。这位容老板忘记了一个基本原则,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,所有一切都有其潜在的价格,也如此。的价格并不是用来买卖的,而是用来衡量的。容老板认为黎兆平身边那个姑娘只值五万元,似乎暗示黎兆平也只值百来万而已。

的标价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,并不是社会给标价,更多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